◎蔡麗貞院長
今年四月筆者有一趟歐洲之旅,在主持德國華人學生門徒營結束後飛往蘇格蘭探望兩位華神培育的師資,並特地到筆者母校亞伯丁大學探望由台灣退休返回蘇格蘭的海外基督使團宣教士甘美琳(Moira Campbell)。她將二十九年的青春年華全奉獻給台灣,尤其是屏東的原住民教會。筆者八〇年代留學亞伯丁時,適逢她回國述職,多次帶著筆者去探訪教會會友,參加家庭禮拜乃至蘇格蘭高地地區的宣教年會,拓展筆者對蘇格蘭鄉間教會的認識。當時甘教士以亞伯丁校友身分在大學團契分享宣教經驗,年老退休後承擔亞伯丁華人團契的輔導,日後該團契轉型為教會,她亦承擔顧問之職迄今。甘教士華語流利、為人和善,成為許多大陸交換學者與台灣留學生的溫馨記憶。
儘管已經八十多歲,甘教士卻身體硬朗,頭腦清晰,講話好像發號施令的「女王」那般地條理清晰深具權威(此為筆者調侃之語)。她如數家珍般地分享當年在屏東原住民中的人類文化學經驗,滔滔不絕地比較海峽兩岸的華人習性。探訪當天中午宴請筆者與培育師資郭怡君享用廣東點心大餐,傍晚搭車離開時又迅速為我們製作三明治晚餐。宣教士既像輔導、朋友,又宛如母親餵養孩子般地照顧華人子弟,神的工人一生可以如此地淋漓盡致服事,令筆者欽羨與嚮往。盼望此宣教瑰寶可以繼續傳承經驗給下一代好!
最近一位宣教士校友介紹有關耶穌會的書,標題非常吸睛:《栽培領袖:持續五百年的人才培育學》(Heroic Leadership: Best Practices from a 450-year-old Company that Changed the World, 2003,啟示出版社2004中文版, 2013再版)。在普世基督教會記念宗教改革五百周年之際,創會將近五百年(1539成立)的耶穌會也合適重新評價定位。
本書是真材實料的耶穌會史和耶穌會士傳,作者除了闡釋耶穌會的核心精神和基業常青的秘訣,同時對許多名留青史的耶穌會士著墨甚多,如創會者衝鋒戰士羅耀拉(Ignatius Loyola)所秉持「愛的領導」之團隊精神,幫助修士盡力開發全新的能力;對比於以「君王論」揚名於世的馬基維利 (Niccolo-Machiavelli)以懲罰遏止腐化的雷厲手腕,本書亦娓娓道來十六世紀三個非典型領導者:鄂本篤(Benedetto de Goes)、利馬竇和克拉維斯(Christopher Clavius),進而指出二十一世紀沸沸揚揚的全球化、多角化與本土化經營,乃是十六世紀的跨國事業體耶穌會新版本之呈現。
作者闡明耶穌會領導觀的四大支柱的原意與實踐:自覺(Self-awareness)、才智(ingenuity)、愛 (love)和英雄豪氣(heroism)。耶穌會從微不足道之十人倉促成軍的創會,經過五百年的榮辱興衰、漲落起迭,到如今成為兩萬一千人的世界性最大修會,且會士們在三大洋五大洲進行文化實驗的精彩宣教案例不勝枚舉,無論功過非關成敗,從企業體的角度審視,耶穌會的領導觀確實有其獨特之處。
首先,耶穌會對新會士的裝備過程非常用心,視每位會士為領袖來培訓;其次,耶穌會強調要搞定對方之前,得先定位自己,因此對「自覺、自省、自律」有毫不妥協的極致要求;然後是對焦——對象是神;方法是「神操」(屬靈操練);最後是一個「更」(magis,more)字:「怎樣做得更好?怎樣可以做得更多?」這個比較級的字眼,表面上有較勁的意味,但耶穌會「更」的對象不論是個人或群體,都是用來自我激勵,也提供他人嘗試的勇氣、犯錯的空間、無境的標竿和成長的盼望。
作者Chris Lowney曾任耶穌會修士七年,一九八三年離職進入銀行界,任職摩根大通集團,二十年之後寫成此書,他靈光乍見地發現投資銀行與修會之間明顯的雷同處,並從經營管理的角度和人才培育的面向對耶穌會做出甚高的評價:敢於革新、冒險、有大志、具彈性,以及能放眼全球的領導力。不僅如此,他畫押作保「這種領導之道已經通過世世代代,跨越大洲、跨越文化的考驗…都證明確實有效」。同時作者並未隱惡揚善,直陳「好勇求戰的習性,正是耶穌會的致命傷」,導致五百年的歷史中幾次遭遇慘烈的跌跤、解散,然後又神蹟式地浴火重生。然而,「鼓舞耶穌會士擁抱這些領導原則的,確實是一種宗教的志業。…每一位耶穌會士都會堅持,追隨耶穌是最沒有商量餘地的唯一道路」。作者離開耶穌會二十年,已無利害瓜葛,從字裡行間卻看出耶穌會的DNA在他生命中已然內化,此書是他頻頻回首的深情之作!
剛過世的耶穌會士丁松筠神父在中文版推薦序寫道:耶穌會成功的秘訣在於「一切聽憑神做主的精神信賴天主」,會士們所做的事就是「分享並傳揚耶穌基督的教誨和聖經中陳明的對天主的信仰」,而「耶穌會最重要的使命就是讓世界認識耶穌基督,並邀請人們加入天主教會、好一起跟隨耶穌」。本書的核心理念不是向左向右開展縱橫寰宇的策略平台,而是向下扎根回歸基本功的老調重彈:跟神的關係和每天的靈修生活。此眼光正是回應馬丁路德改教五百年的主旋律:唯獨聖經。誠哉斯言,餘音繞樑,蕩氣迴腸。
介紹此書給筆者的校友認為:台灣人的國際視野影響教會的跨文化宣教,始終有個瓶頸卡住;而宣教地區現階段的世界觀,將來若在他們當中推動普世宣教,可預期將會面臨的障礙。倘若能與跨國際差會中不同國籍宣教同工互動往來、彼此學習,吸取與體會到其累積的「文化越權」(intercultural competence) 和「文化智慧」(cultural intelligence)之成敗經驗,可帶來恰當的預防與治療功能。筆者鼓勵這位資深宣教士校友回母校進修宣教博士科,起初她的反應是:「課程的確不錯看,有賣點。可是,我幹嘛念什麼博士班啊?」筆者緊迫盯人的推銷新學程,最後是「將多年宣教心得整合省思,無論成敗,繼續傳承經驗」打動她的心,其夫婿也全力支持進修之路,筆者欣喜華人教會將又多一位宣教學的師資人選。
筆者常自揄:個性強的信徒才會獻身當傳道,個性更強的則成為宣教士,最強者則直搗馬蜂窩,擔綱神學院。宣教士披荊斬棘,需要勇往直前、衝鋒陷陣的無畏精神,否則很難開疆闢土,但相對的在宣教工場容易與同僚人際的衝撞而傷痕累累,也是導致出色宣教士陣亡的滑鐵盧,其間有難解的弔詭與張力。
反思華神這幾年致力擴張帳幕,與許多教會連結夥伴關係,然而如果沒有聚焦於神,以及日復一日的屬靈操練之制衡力,一味追求神學教育版圖的擴張,宛如跨國的高端企業,或歷史某階段追求英雄情操與卓越成績之耶穌會,忘記培育神國人才的核心初衷,將得不償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