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任教師/郭怡君 


八德舊名「八塊厝」,相傳清乾隆十年(西元一七四五年)閩、粵移民自南部北移至此開墾,謝、蕭、邱、呂、賴、黃、吳、李八姓,每姓各築一屋,因此得名。如今,根據鍾肇政文學獎/報導文學類得主林惠珍於【這些人,那些人:八塊厝的故事】中所述:「從八戶人家到十八餘萬人口,閩、客、榮民、原住民、新住民群居於此,不管是先人築地墾荒而來,還是因緣際會從四面八方移居而來,像細流凝聚成大川,像海洋廣納江河……」想想華神即將於不久的未來加入這多元文化的一部分,在地的人們或許會好奇,或許欣然接受這群「因緣際會」的天降神兵,而對於初來乍到的我們,除了絲絲的不安,大概也在思想著神的計劃與旨意時,內心洋溢出一股奇妙的喜樂。上網查八德,有「三元宮是當地的信仰中心」一說,再瞭解三元宮的信仰內容,原來是主祀「天官賜福、地官赦罪、水官解厄」,細想當地處境與人心需要,我們是否能為八德,提供一新的「賜福、赦罪、解厄」的福音的可能呢?

「天 ,是耶和華的天;地 ,祂卻給了世人 。」(詩篇一一五16)首先讓大家來認識這片土地。經查華神新校區基地位於大湳庄,與鄰近小大湳等庄,在光緒元年(1875)的圖冊已有記載,是早期開墾的先驅之地。依據日據時期明治版(1904)台灣堡圖,華神校區基地為一埤塘(右圖中「湳」字所在),可見校地曾經先民開鑿陂塘儲存雨水,做為灌溉用途,並因台地地質土質較為鬆軟,易成天然池,容易挖鑿成人工陂塘。配合著圳渠,農地不但可以獲得水的滋養,還可在陂塘內還養殖魚蝦。從土地的觀點,這陂塘底有著好土,並且經歷二、三百年的埤塘經營,如今要包容華神子弟,是「得人如得魚」了。新校區見證了桃園地區從埤塘到大圳以至於工業發展的歷程,從環境規劃的觀點,華神可以生態構築核心概念,與鄰近精密資訊工業發展、埤塘河川生態與教育機構(學校、社區大學)對話,發展出融合於當地文化土地脈絡的特色。

如以西結先知飛躍於空中鳥瞰,華神新校區位處桃園、大溪市街兩地交通要衝,生態上,和八德埤塘生態公園等屬於同一埤塘生態水系,和鳶山、大漢溪,鶯歌地區大型生態斑塊接連。雖然校地硬體飽滿充分開發,但是濕地和環境特色若能掌握,相信會有很多生物願意來作伴。經與八德區公所農經課聯繫後,承辦人說八德埤塘生態公園經眾人多年的努力,剛得到環保署「環境教育場域認證」,願意分享濕地公園的水生植物,一起打造原生的好環境。桃園市政府農業局林務科也說,若需要苗木可以向他們申請。未來校園內的水池主要作為滯洪水利設施,目前尚不知會是個草窪或是埤塘,還有待觀察。長遠來看,該環境仍應以濕地與生態多樣性為目標。周圍的植物除生態功能,校方打算以聖經植物作為主題,結合生命河的規劃視野,收集藥用植物與果樹,也可結合室內博物館式的展出,做更精確的展示。特別值得一提的,校門口成功保留了一棵榕樹(好安慰啊!),像個木本的基路伯般屹立於門口。華神希望能在室內或室外有個(讓人慢慢走動,不會迷路的)禱告迷宮(Prayer Labyrinth), 這個中世紀風行的迷宮除了作為歷史的展示,也可為靈修與社區心靈健康活動(參考Modern Labyrinth Movement)增加可能性。經與規劃單位協商,迷宮將規劃設置於福利社樓頂,與東側「沉思默想中庭」聯合為神聖的空間動線。Labyrinth Walk特色活動與設置可參考舊金山Grace Chapel。照片為法國沙特主教座堂的禱告迷宮。(下圖)

為了一種田園生活的想像,我們向規劃單位提出彈性使用的種植空間需求,他們也立即回應說,原來球場北側空地鄰居就在種菜了。未來華神若加入生態神學實習的課程,是不是可以請鄰居好厝邊來指導一下呢?讓師生有機會體驗修築菜圃、瓜棚,甚至像中世紀修士一樣成為養蜂人家(想太多了嗎?)。未來圖書館校史室、Chapel前廳、風雨走廊都有機會成為優質藝文空間,大草皮也可用來舉辦草地音樂會,讓社區的人走進校園,共赴心靈饗宴。

華神八德校園規劃目前仍需要各樣的樹木(尤其是果樹、藥用植物、聖經植物)加入造林的行列,期盼各界有心人士挺力相助!

中華福音神學研究學院
桃園市八德區334025長安街53號
電話:(03) 2737477 | 傳真:(03) 3714703
© 2020 Copyright - 中華福音神學研究學院
- made by bounci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