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于厚恩牧師(遠東福音會總幹事、華神推廣教育處新約老師)

編者案:本文為華神崇拜中之證道文稿,內容精彩,切勿錯過。

經文:提摩太後書一15-18

這是一個重視自己權益與福利的世代,這樣的文化傾向也倒向了今日的事奉者,「犧牲與付出」、「捨己與背十架」等價值觀,早就被作壁上觀。「榮神『益人』」似乎漸淪為一種口號,或是已變質為「以屬世之成功來作為榮耀與益處的定義」。提摩太後書是保羅在監獄中所寫給同工的書信,保羅這次被關在羅馬,不像第一次被關在羅馬時樂觀,保羅自知死期將近;但他仍然為著他人的好處來振筆直書,對提摩太耳提面命,要他牢守真道、務要傳道。

提摩太後書一章15-18節保羅以兩種人作為例子,為要勸勉提摩太對第一種人引以為鑑戒,並向第二種人看齊與學習。首先,一15提到「凡在亞西亞的人都離棄我,這是你知道的,其中有腓吉路和黑摩其尼」,這裡提到腓吉路和黑摩其尼,他們「離棄」保羅。在保羅書信的用法裡,「離棄(ἀπεστράφησάν)」有「背道」的意思,這字是被動語態,很可能有「被誘惑而背道」之意。腓吉路和黑摩其尼很可能看見忠心如保羅的事奉者,竟落得如此下場,因而自真道上退場,離棄了信仰也離棄了保羅。腓吉路和黑摩其尼這般類似成功神學的事奉期待,其實也充斥於今日的世代,甚至在事奉的態度上常以祈求神賜予「超能力」的方式來作為禱告的方向;但綜觀保羅一生的事奉,他求神賜下「適應力」可能遠甚於「超能力」!

以監獄書信腓立比書四章13節來說:「我靠著那加給我力量的,凡事都能。」在希臘文裡「凡事都(πάντα ἰσχύω )」的「凡事(πάντα:all)」意思不是指「人生中所有一切的事」,而是指上文「那些所有的狀況(腓四11-12:我並不是因缺乏說這話;我無論在什麼景況,都可以知足,這是我已經學會了。我知道怎樣處卑賤,也知道怎樣處豐富;或飽足、或飢餓、或有餘、或缺乏,隨事隨在,我都得了秘訣。)」保羅都可以學會知足;他祈求的是「適應力」。因此《現代中文譯本》翻譯的很貼切:「藉著基督所賜的能力,我能夠適應任何情況」。期盼你我在事奉的過程裡,我們能將難處與需要告訴神,但在祈求神賜予力量時,不要忘記:若神將我們放在非你我所期待的處境裡時,也願神賜給我們「適應力」來承擔事奉。
其次,保羅勸勉提摩太要對第一種人引以為鑑戒,並向第二種人看齊與學習;第二種人是你我所不常讀到的阿尼色弗,「阿尼色弗(Ὀνησίφορος)」希臘文的意思是「帶來益處」,而他名字的意義正恰如其名。阿尼色弗帶給在監牢中的保羅及以弗所教會極大的益處,究竟你我要如何從阿尼色弗身上,學做一個使人受益與蒙福的傳道人呢?

第一、阿尼色弗的事奉是「助人恢復精神」的事奉

「願主憐憫阿尼色弗一家的人;因他屢次使我暢快……。」(提後一16a)

保羅用希伯來式的表達法「願主憐憫」來祈願神賜福與幫助阿尼色弗一家,因為阿尼色弗不只一次使保羅暢快!在希臘文裡「使……暢快(ἀναψύχω)」意思是:「使……恢復精神。」這個字的意思可以從兩方面來思想:一方面,是「身體上」的恢復精神,另一方面,是「心靈上」的恢復精神。

以助人在身體上恢復精神為例,很可能阿尼色弗每次去探望保羅時都為他食補身體,讓保羅得以藉由阿尼色弗所精心預備的食物而有精神。在你我的事奉與生活的應用上,我們也可以在每月的金錢規劃裡,分別一些以作為請他人吃飯的基金,甚至留意所在之處附近的美食地圖,當有他人處在飢餓或無食慾等狀態時,你我可以藉著邀請對方享用美食來助其恢復身體上的精神。還有不少信徒也會用送餐來關懷在病痛中的肢體,這樣的事奉是其實是主所喜悅的事奉,還記得耶穌所說的話嗎?「於是王要向那右邊的說:『你們這蒙我父賜福的,可來承受那創世以來為你們所預備的國;因為我餓了,你們給我吃,渴了,你們給我喝;我作客旅,你們留我住;我赤身露體,你們給我穿;我病了,你們看顧我;我在監裡,你們來看我。』義人就回答說:『主啊,我們什麼時候見你餓了,給你吃,渴了,給你喝?什麼時候見你作客旅,留你住,或是赤身露體,給你穿?又什麼時候見你病了,或是在監裡,來看你呢?』王要回答說:『我實在告訴你們,這些事你們既作在我這弟兄中一個最小的身上,就是作在我身上了。』」(太二十五34-40)在聖經其他章節,其實也不乏這方面的榜樣,如亞伯拉罕請使者吃飯(創十八3-5),以利亞被天使供應(王上十九5-6)等。

再者,以助人在心靈上恢復精神為例,很可能阿尼色弗也不只一次地鼓勵了在低潮中的保羅,讓他重新得力與恢復精神。就好像耶穌也曾藉聖經的話來「火熱」以馬忤斯路上之兩門徒的心(路二十四32),以及保羅亦曾在特羅亞心裡不安、充滿焦慮,但神卻藉著提多安慰了保羅(林後七6)。親愛的弟兄姊妹,神的話及你我的鼓勵可以讓軟弱的肢體重新得力,在以西結書第二章一開始,被稱為人子般軟弱與卑微的以西結,不正是因為神的話而使他被神的靈所扶持而重新得力嗎?因此,當你我在研讀聖經時,也不要忘記統整各卷的受眾處境與經文意義,當弟兄姊妹面對各種不同的難處時,我們便能按神的話來對症下藥,幫助對方在心靈上恢復精神。

第二、阿尼色弗的事奉是「不怕被連累」的事奉

「…不以保羅的鎖鍊為恥。」(提後一16b)

保羅的鎖鏈當然是代表著保羅的被囚,此時的保羅是死刑犯,任何靠近保羅的人士都很有可能受到牽連;但阿尼色弗卻不怕被連累。你我的事奉一定會經歷到「疲累」的地步,保羅也曾稱讚帖撒羅尼迦教會因著愛人的事奉而經歷到勞苦的滋味,如帖前一3b:「……因信心所作的工夫,『因愛心所受的勞苦』,因盼望我們主耶穌基督所存的忍耐」;但你我的事奉卻不一定會經歷到「願意被連累」的層次。遠東福音會有一個很好的文化,當其他同工在尋求對方的協助時,該同工若不是處在必須且立即需要完成的狀態,同工總會放下自己手上的工作來協助對方,因為福音廣播的事奉,需要有許多不同的角色來豐富欄目的呈現,機動的人員組合是需要每一位同工的配合。加拉太書六章2節也說:「你們各人的重擔要互相擔當,如此,就完全了基督的律法。」

第三、阿尼色弗的事奉是「不只還要做成』」的事奉

「反倒在羅馬的時候,殷勤地找我,並且找著了!」(提後一17)

這節經文讓我們知道保羅寫作提摩太後書時是被關在羅馬,而保羅這次被關在羅馬,顯然地點並非公開!但阿尼色弗不只殷勤地找保羅,並且找到他!從這「過程」到「完成」,我深信背後有著阿尼色弗非常深的愛心。我父親是流亡學生,後來在淡江中學教書,在台灣成家立業。在1949-1979兩岸互不通郵的年代,我的爺爺凡遇見海外來到山東的親朋好友,他都會託他們帶信從韓國、日本、香港等地來找我父親。爺爺是如此殷勤地找,直到找著!所以,我們家在兩岸互不通郵的年代就早已有書信往返了,而我相信爺爺這般尋人的「過程」與「完成」背後肯定有著很深的愛!

親愛的弟兄姊妹,請記得「過程」與「完成」同樣重要!在聖經裡《路得記》裡的波阿斯,他就是典型「不只過程且要完成」的代表,路得記三章18節婆婆說:「……你只管安坐等候…因為那人今日不『辦成』這事必不休息」。再看保羅在第三次宣教旅行的重要目的之一是為耶路撒冷教會募款,他告訴非猶太背景為主的教會,要記得曾經回應保羅挑戰時所許下的願望,要將承諾予以兌現與完成,如哥林多後書八章6節所說:「因此我勸提多,既然在你們中間開辦這慈惠的事,就當『辦成了』。」此外,提後一章18節:「願主使他在那日得主的憐憫。他在以弗所怎樣多多地服事,是你『明明』知道的。」保羅告訴提摩太,阿尼色弗並非在羅馬才有此表現,他過去在以弗所時就是這樣,他的服事表現始終如一。請注意提後一18在原文裡沒有「我」這個字;換句話說,阿尼色弗不是服事保羅時才有此表現,他的服事一直都是如此,他的事奉並非是勢利眼的事奉!

最後,阿尼色弗的「所做」也讓我想到主耶穌基督的「所做」,我們所信的主耶穌基督也是這樣:祂不只恢復我們的精神,還賜給我們那永恆的生命,恢復與祂的關係;祂願意被你我連累,為我們的罪被釘死在十字架上;而且祂更做成了救贖,並要幫助我們走向成聖之路。期盼你我除了對耶穌的「所是」與「所做」再次表達感恩之外,也能將阿尼色弗使人蒙福與受益的具體榜樣,放心中與行在事奉與生活中!

中華福音神學研究學院
桃園市八德區334025長安街53號
電話:(03) 2737477 | 傳真:(03) 3714703
© 2020 Copyright - 中華福音神學研究學院
- made by bounci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