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蔡麗貞院長


經文:

「當夜,神的話臨到拿單,說:你去告訴我僕人大衛,說耶和華如此說:你不可建造殿宇給我居住。自從我領以色列人出埃及,直到今日,我未曾住過殿宇,乃從這會幕到那會幕,從這帳幕到那帳幕。」(代上十七3-5)

「亞伯拉罕因著信,蒙召的時候就遵命出去,往將來要得為業的地方去;出去的時候,還不知往哪裡去。他因著信,就在所應許之地作客,好像在異地居住帳棚,與那同蒙一個應許的以撒、雅各一樣。因為他等候那座有根基的城,就是神所經營所建造的。」(來十一8-10)

「我們原知道,我們這地上的帳棚若拆毀了,必得神所造,不是人手所造,在天上永存的房屋。我們在這帳棚裡歎息,深想得那從天上來的房屋,好像穿上衣服;倘若穿上,被遇見的時候就不至於赤身了。我們在這帳棚裡歎息勞苦,並非願意脫下這個,乃是願意穿上那個,好叫這必死的被生命吞滅了。」(林後五1-4)

「客旅寄居」的人生觀是筆者最喜歡的課題,很高興藉著遷校機會再度復習與思索。

巴別塔的野心

創世記十二章,亞伯拉罕離開本地、本族、父家的上文是有名的的巴別塔事件。神要亞伯拉罕學習信心的功課,因為唯有離開熟悉的環境,才會專心倚靠神,定睛在神的引導與供應上。巴別塔的族群卻企圖在熟悉的環境中,經營、建造人為的安全感。

希伯來書十一章9節提及亞伯拉罕「在異地居住帳棚」,帳棚並非固定的永久居所,而是隨時遷移的。古代農牧業是看天吃飯或逐水草而居的生活型態,因此列祖時代非常留意上天的供養,必須憑信心過活,藉此深刻了解「信是所望之事的實底,是未見之事的確據」,因為他們沒有看得見、穩固可靠的憑藉物。

保羅在哥林多後書四章同樣稱信徒是住在地上的帳棚,總有一天會被拆毀。因此,不但居住的房子是帳棚;連靈魂暫時棲息的身體也是帳棚,無論如何保養顧惜,努力醫療保健,它並非永恆的居所。2019年暑假筆者右膝蓋關節嚴重受傷,除了悉心保養復健,也意識到關節退化已是不可逆轉的事實,只能耐心陪伴這逐漸衰退的身體。

然而,即使是幾十年暫時居住的帳棚,我們仍然在其中汲汲營營建造、積攢財物,這些看得見的物質儲存愈多,對未來的信心就愈牢靠,漸漸地上帳棚會取代神,成為人的安全感。

基督徒若能隔一段時間搬一次家或換個工作經驗,可以定期處理積存的財物,也定期清掃內心的垃圾,重溫客旅寄居的人生哲學。

搬家的好處

據筆者觀察,深覺「搬家」有幾個好處:

丟東西

多數人喜歡囤積東西,筆者的辦公室與家中櫥櫃每隔一段時間就要清除一次,有些東西容易丟棄,但有些則不易割捨。譬如對環境的感情、房地產的顧惜等等,有些人因考慮孩子的教育問題而不願遷移。如果難以割捨的東西都能放下,以後面對名利、地位或其它的誘惑,就比較容易勝過。

並不是所有人都需要經常遷徙,但抱持著「過路客」的心態,則會影響我們待人接物的態度,也有助於不執著擁有某些財物、地位,或依戀舒適圈。

簡樸生活

丟東西的灑脫容易過比較簡樸的生活。清理物件是費神耗力的差事,為了省卻搬家的麻煩,東西能不添購就免。生活樸實的人對物慾較不執著。積累多年的觀察:操練簡樸生活較容易勝過貪婪的試探。

給出去

不用的東西容易處理,但可以用的好東西又當如何?訓練自己把多餘的好東西分享出去,是客旅寄居的生活藝術。「給出去」是在世寄居的另一明證。

亞伯拉罕過慣了寄居的生活,他的人生觀變得豁達,待人處事也因之寬廣大方。他寧願把雨水滋潤、較佔優勢的肥沃土地讓給姪子羅得。後來羅得被人擄走,亞伯拉罕幫他奪回財務也不求取酬報。這是令人欣賞的胸襟。

亞伯拉罕的兒子以撒頗有乃父之風,他的僕人與基拉耳王亞比米勒的牧人爭水井(創世記廿六章),以撒表現出寬宏大量的謙讓風度。水井是農牧社會生存的必備條件,必爭之器。如果生機都可拱手讓人,人生還有什麼東西不能割捨的呢?

猶記剛結婚時招待學生來家中作客,有學生說寒舍家徒四壁。雖然屋子空蕩蕩的,卻也簡單大方、清爽高雅。結婚十年後,筆者客旅寄居的人生哲學似乎不太有見證,家具、書籍到處堆積,令我懊惱萬分,其中一半是公婆兩次搬家時轉贈,或學生送的禮物。看來,除了多多與人分享戰利品之外,也需要一次徹底的全面大清倉。

2014年夏天因為接任院長職務,必須搬遷已經相處二十五年的辦公室,趁著新辦公室整修之際,家中也進行大掃除。每年開學前夕都會清除文件與舊書,家裡則是趁農曆年大清掃,順便清理抽屜與衣櫃,把幾年不再使用的衣物轉送或捐贈慈善機構。2014年與2019年的大清倉,讓筆者的內心也同時進行屬靈的掃除。物質空間的安排必須要斤斤計較,有出才能進,有捨才能得。家中的電腦桌需先轉送,才有空間運回辦公室的舊書桌。書籍除了一批一批讓學生朋友來挑選,家中另訂製了一個大書櫃,方能容納搬回家的書冊,這又牽涉必須先將昂貴的溫灸床轉贈。朋友勸說年老時需要的不是書籍而是保健的溫灸床,但衡量之餘仍舊選擇留下書籍,容許頭腦暫時的不清醒。

清除舊物常會陷入沉思與回憶之中。譬如歸國教書前夕與幾間神學院的紙本書信往來,若干會議的紀錄等等。趁著2019年遷校與2020年退休之際,將大部分的書籍捐給圖書館或轉贈學生,這些舉動提醒筆者,雖然一次次的翻箱倒櫃極其費神,卻藉此在人生最後一次的大掃除與大搬遷,不致太倉促狼狽。

應變能力

搬家也是培養(我們)對環境的應變能力。面對不定的變數,除了倚靠神不改變的恩典之外,必須莊敬自強,訓練自己在新環境中生存下去,並且游刃有餘。在英國唸書的第四年,被迫在校外租屋,於是買了一部腳踏車代步,為解決學校超迷你的研究小間過矮的書桌,絞盡心思,突有神來靈感,用四個空罐頭,下面墊厚厚的報紙,把桌子四隻腳放進空罐內,桌子就墊高了約五公分,而且桌腳也被空罐固定住很牢靠。當解決完一切難題時,不由喜極而泣。搬個家、換個環境,刺激求生能力,也調整倚靠神的態度,充份利用神所提供各種資源,包括智慧、靈感。當問題解決後,筆者研究的進度穩定而快速,兩年內就順利完成學業。誰能想到在中途差點就被擊垮。

2014年搬進院長辦公室,發現桌子太高,打電腦對手臂張力太大容易受傷,想盡各種方式解決,查主任請工人特製講台式的地板墊高椅子,如今使用了五年,這次遷校時已經剝落損壞,必須重做,即使任期只剩一年仍得認真辦事,不能將就妥協。

遷到八德,周遭環境不如台北公館便利,但筆者相信改變生活方式,會提升適應新居的生存能力,會刺激創意而將校園變得舒適而豐富。鼓勵同學嘗試調整宿舍床鋪衣櫃的位置,讓空間變得更順暢。「管理」與「分配」是寄居者的生活智慧。

旅行的漂流歲月

每年的旅行是更深刻地品嚐客旅寄居的人生哲學,在短短的時間內,密集地經驗隨時遷移的日子,放下熟悉的生活步調與家居環境,沿途都須倚靠神的引導,也一路仰賴萍水相逢的陌生人友善的接待。在歐洲求學那幾年,南征北討,四處漂流。每次旅行結束,回到英國寄宿的地方,都有倦鳥知歸的心情。然而,那只是留學時代暫時的住處,不是永久的家鄉。

結婚成家後,有護花使者照顧,漸漸喪失獨立的能力(這是結婚最大的損失)。某次赴海外講課,因轉機時間太靠近,航空公司不讓我登機,除非有轉機地的入境證。混亂中祈求神開路,後來有別家航空公司願意冒險讓我上機,外子一路陪伴,將我送進海關。在候機室,我為自己打氣,從此刻起,已無所倚靠,得獨力面對任何突發狀況。那一週在海外歷經不少波折,彷彿又回到單身時代,與主相依為命的生活。回程時歸心似箭,但內心很清醒,知道台北的家依舊不具永久性,地上的居所只是暫時的帳篷。每次離家,都會幫助筆者經歷神信實的保護,每回旅行後,都離天上的家鄉更近一點。

移動的神聖空間

當大衛有意為神建殿時,神的話臨到他:「你不可建造殿宇給我居住。自從我領以色列人出埃及,直到今日,我未曾住過殿宇,乃從這會幕到那會幕,從這帳幕到那帳幕。」(代上十七3-5

當所羅門王預備建殿時,歷代志下一章的經文卻出現兩個會幕:一個在基遍;另一個在耶路撒冷(代下一3-4),前者可能是掃羅王從示羅遷來,後者是大衛設立的。兩處的會幕即將除役,由新建的聖殿取代,但是會幕的觀念已經深入人心。而且似乎神比較習慣住會幕、居帳篷,神以會幕的方式與以色列人同在的歷史,與居住聖殿的歷史幾乎等長,都約四百多年,新約聖經同時用這兩種型式來代表神的同在。

神會較喜歡住哪裡?會幕或聖殿?神喜歡自由、流浪,所以會比較中意住會幕?尤其會幕是神親自指示摩西做會幕,而聖殿是大衛主動為神興建,神怎麼會喜歡被拘限於一個固定的居所呢?其實這都是以人的視角想像,既然全地都是神的,就無定居或流浪的問題。以客旅寄居的人生經驗,我個人偏愛用會幕、帳幕來強調神與祂的子民同住,是移動的神聖空間

數百年之後,使徒約翰這樣描述耶穌基督:「道成了肉身,住在我們中間,充充滿滿的有恩典有真理」(約一14),「住在我們中間」原文是「支搭會幕在我們中間」(spread a tent among us),意指耶穌基督是神在人間的會幕--唯有藉著祂才能與神相會。

耶穌肉身的弟弟雅各在耶路撒冷會議中提及「重建大衛倒塌帳幕」(徒十五16),指出教會乃是上帝所重建的會幕,外邦人亦可藉著這新的會幕尋求上帝。

神的帳幕要安設在八德華神

作家楊腓力研讀歷史、往返世界各地演講,驚覺到上帝的「搬家」壯舉,從世界一端遷移到另一端,行遍天涯。基督信仰征服歐洲一千多年,接下來在美洲落腳,今天僅不到三成的基督徒是在歐洲與北美洲。當基督教社會到達某程度的繁榮與安舒,這些國民就不覺得有信仰的需要,神悄悄遷移到那些有需要的地方。恩典現場不斷在搬遷。

汀州路的校區即將除役,由新建的八德校區取代,新生活已經展開,新社區的居民需要一些心理調適。無論是交通或生活機能的便利性,乃至辦公室及宿舍的寬敞度,八德都遠遠不及汀州校區,但是視野開闊的室外校園以及郊區的新鮮空氣,是新校區的優勢,藉由感恩取代不適,以歡喜的心跟隨主。過往華神在士林時期(1970-1979)寄人籬下,校舍是教會出借,宿舍則是租屋,神供應在草創時期各樣的基本需要,一無所缺。還記得就讀華神時,母親尚未信主,誓死反對筆者獻身。教會提供的實習津貼是每個月五百元,校方發現後主動將生活費提升到一千二百元,差額由學校補助,華神宛如筆者的家人,寒暑假都以學校為家。

之後遷校到汀州路校區,是一棟全新的大樓,直到1989年筆者回國任教時,華神又增添旁邊半棟大樓,與美國伯大尼學校合用。當校產越來越多時,林院長諄諄囑咐去教會講道時不可募款,只要專心傳講神的道,神會供應一切需要。林院長的「神同在神學」影響了第二階段的校友,「吃得苦、捱得窮、受得氣、做得工」是校友朗朗上口的校訓。

進入第三階段的校務,華神預備與國家教育部接軌,歷任院長與主管又覓地興建校舍,七億五千萬的工程費從四面八方奉獻來台北。師資團隊也交棒傳承了三、四代。無論士林、汀州路或八德,在在珍惜並堅持神的同在,祂的帳幕要安設在八德華神,老師學生居住所在就是華神大家庭,神支搭帳幕之地都是聖所,是師生成長的記憶焦點,是移動的神聖空間。

中華福音神學研究學院
桃園市八德區334025長安街53號
電話:(03) 2737477 | 傳真:(03) 3714703
© 2020 Copyright - 中華福音神學研究學院
- made by bounci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