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師學術發表
神學研究所
姓 名 | 研究領域與專長 | ||
謝樂知 | 神學研究所所長 新約助理教授 |
馬太福音到使徒行傳、羅馬書到啟示錄、基礎希臘文、釋經學、哥林多前書、羅馬書。 | 學術發表與著作 |
張聖佳 | 歷史與系統神學助理教授 | 教會歷史、教義發展史、衛理宗神學與傳統、中世紀神學與哲學。 | 學術發表與著作 |
何世莉 | 舊約助理教授 | 舊約與輔導、舊約與宣教、舊約與教牧。 | 學術發表與著作 |
程玲 | 新約助理教授 | 使徒行傳、路加神學、敘事釋經研究、神學與輔導整合、羅馬書、希伯來書。 | 學術發表與著作 |
黃正人 | 舊約助理教授 | 舊約書卷,希伯來文,七十士譯本,馬索拉經文。 | 學術發表與著作 |
柴子高 | 學務長 實踐神學助理教授 |
神學治學法、實習教育 (Field Education)、從哥林多後書看僕人事奉、教牧神學與實踐、台灣教會與社會面面觀、個人成長與靈命塑造、敬拜禮儀學、教會領導與管理。 | 學術發表與著作 |
教牧宣教研究所
姓 名 | 研究領域與專長 | ||
蔡珍莉 | 教務長 教牧宣教研究所所長 實踐神學助理教授 |
代際議題(祖父母/父母與信仰教育/門徒訓練、代際事工與聖經神學、教會青少年與代際事工)、基督教教育議題(信仰教育與聖經神學/單卷聖經、兒童主日學與課室管理範式、團體藝術與長者牧養與輔導、單身信徒使用交友網站因素的探討、收養事工和聖經基礎、教會教育事工成效的評估工具)、應用主題(應用Bowen家庭系統理論於會眾領導、應用Bloom Taxonomy於主日學教材課程目標等)、現況主題(台灣教會長者事工/受洗班/成人主日學現況/範式初探等)。 | 學術發表與著作 |
凃偉文 | 實踐神學助理教授 | 講道學、古典修辭學、奧古斯丁修辭學、新講道學、媒介生態學。 | 學術發表與著作 |
戴繼宗 | 校長 實踐神學教授級專業技術人員 |
新舊約的宣教基礎、使徒行傳中的講道與福音擴展、中國教會/宣教史(中國內地會)、現代中國的宣教運動、職場/創啟宣教。 | 學術發表與著作 |
焦如品 | 實踐神學助理教授級 專業技術人員 |
家族系統理論與治療、哀傷與哀傷輔導、教牧輔導相關議題、婚姻輔導、教會衝突處理、宣教士關顧/宣教士家庭與子女關顧、心理疾患相關議題、外遇與離婚問題、親子教養議題、情緒相關議題。 | 學術發表與著作 |
邱顯正 | 實踐神學助理教授級 專業技術人員 |
宣教神學與聖經基礎、各地宣教歷史、文化人類學/語言學習與文化適應、世界觀與跨文化溝通、宣教策略/宣教士及領袖訓練、福音處境化。 | 學術發表與著作 |
林大衛 | 宣教學副教授級專業技術人員 | 宣教歷史、宣教神學、宣教與文化、跨文化溝通、處境化與處境神學、宣教機構與領袖發展、身份認同與宣教、身份認同與領袖使命、質性研究方法論、跨領域研究方法、中國教會發展研究、中國宣教運動研究。 | 學術發表與著作 |
朴成桓 | 實踐神學助理教授 | 宣教學與跨文化研究、全球神學與世界基督教、文化與處境化、質性研究與方法論 | 學術發表與著作 |
0
學位論文
神學研究所學位論文
學年度 | 姓名 | 組別 | 論文題目 | 指導教授 | 學位 | 畢業年月 |
112 | 李詩浩 | 道學神學組 | The First and Forgotten Commandment: Considering Ecotheology in Dialogue with John R. W. Stott, Sallie McFague, and Jurgen Moltmann (最初始又被遺忘的誡命:與約翰•斯托特、莎莉•麥克法格和猶根•莫特曼對話中思考生態神學) |
溫永勖 | 道學碩士 | 113.06 |
112 | 徐桂珠 | 道學神學組 | 以篇章分析法研究以斯帖記的希臘文文本之增補祈禱文 | 黃正人 | 道學碩士 | 113.04 |
112 | 林君如 | 道學教牧組 | 從中小型教會領袖之角度探討青少年事工的挑戰:以基督教中華聖潔會為例 | 蔡珍莉 | 道學碩士 | 113.05 |
112 | 崔文青 | 道學教牧組 | 探討網路媒介對中小型教會發展的挑戰和機會 | 凃偉文 | 道學碩士 | 113.06 |
112 | 陳奕涵 | 道學教牧組 | 探討基督徒下一代青少年持續聚會的因子:以台北某中型教會的五位青年為例 | 張宗培 溫永勖 |
道學碩士 | 113.07 |
112 | 曾 赫 | 道學教牧組 | 「互補」與「平等」的釋經對話:以加拉太書3:28、哥林多前書11:3、提摩太前書2:12為例 | 劉加恩 | 道學碩士 | 113.06 |
112 | 蕭億婷 | 道學教牧組 | Y世代師母的關顧:以大型、中型、小型教會個案為例 | 張宗培 蔡珍莉 |
道學碩士 | 113.06 |
112 | 唐恩生 | 道學教牧組 | 論「像小孩」的意涵:從馬可九33至37與十13至16探討 | 程 玲 | 道學碩士 | 113.06 |
教牧宣教研究所學位論文
學年度 | 姓名 | 組別 | 論文題目 | 指導教授 | 學位 | 畢業年月 |
112 | 阮晨恩 | 道學教牧輔導組 | 台灣去日本之宣教士的挑戰與被關顧經驗初探 | 焦如品 | 道學碩士 | 113.05 |
112 | 許 謙 | 道學教牧輔導組 | 探討教牧同工關顧輔導能力培養的需要與觀點:以數間大台北中小型教會為例 | 焦如品 | 道學碩士 | 113.05 |
112 | 陳佳平 | 道學教牧輔導組 | 基督徒收養:探索臺灣基督教家庭中被收養子女之觀點 | 蔡珍莉 | 道學碩士 | 113.06 |
112 | 周宇安 | 跨文化研究組 | 跨文化處境下子女教育議題的探討:以臺灣穆宣家庭為例 | 林大衛 | 跨文化研究 碩士 |
113.07 |
112 | 陳榮盼 | 跨文化研究組 | 台灣女性宣教士個人與中東穆斯林女性相處的挑戰:以約旦為例 | 林大衛 | 跨文化研究 碩士 |
113.07 |
112 | 陳靜怡 | 跨文化研究組 | 如何動員中小型教會參與跨文化宣教:以台北市W教會為例 | 林大衛 | 跨文化研究 碩士 |
113.06 |
112 | 劉祥睿 | 跨文化研究組 | 從阿拉伯世界MBBs的觀點看安拉一詞在基督教與伊斯蘭教中的同異,以及對處境化的影響 | 林大衛 | 跨文化研究 碩士 |
113.05 |
0
學術期刊
113年 學術期刊
倪步曉。〈面向終末的信仰:王明道與滕近輝論天國、苦難及成聖觀〉。《華神期刊》第15期(2024):頁12-46。
蔡東城。〈從自然神學看李提摩太《喻道要旨》的傳教策略及宗教對話〉。《華神期刊》第15期(2024):頁47-78。
黃丁。〈弗蘭克論對窮人的責任及其實踐〉。《華神期刊》第15期(2024):頁79-98。
王錦心。〈「視障」辭彙於「和合本聖經」之漢譯與台灣視障者的接受-以馬太福音為例〉。《華神期刊》第15期(2024):頁99-123。
史倜風。〈劉小楓漢語神學之罪觀〉。《華神期刊》第15期(2024):頁124-142。
112年 學術期刊
劉加恩。〈社會處境中的意義—對韋恩.亞瑟頓.米克斯(Wayne Atherton Meeks)社會科學方法論之研究〉。《華神期刊》第14期(2023):頁10-39。
Wen, Clement Yung. “”Polychotomy” and “The Medium Is the Message”: The Secularizing Effects of Departmentalization and Specialization in Modern Christian Higher Education.” 華神期刊 no.14 (2023): 40-68.
Greenlee, David, and Peter T. Lee. “Cultural Distance and Jesus’ Messengers of Reconciliation: Exploring the Contribution of Same-, Near-, and Far-Culture Workers.” 華神期刊 no.14 (2023): 69-101.
彭怡珍。〈後疫情教會培育事工的挑戰〉。《華神期刊》第14期(2023):頁102-123。
蔡東城。〈《差傳、基要與自立實踐:基督教宣道會華中教區的宗教傳播及其身份建構的探析(1889-1951)》〉。《華神期刊》第14期(2023):頁126-134。
111年 學術期刊
洪子雲。〈新自由主義、環保與不平等:從基督教角度討論海耶克政治經濟學〉。《華神期刊》第13期(2022):頁10-35。
李曉曼。〈道成肉身的上帝:論早期基督教藝術的起源、發展及影響〉。《華神期刊》第13期(2022):頁36-63。
劉加恩。〈上下文解經:雅各書第三章13節至第四章17節中的銜接性分析〉。《華神期刊》第13期(2022):頁64-84。
蕭難。〈終末即創造:侯活士和平神學的敘事基礎〉。《華神期刊》第13期(2022):頁85-115。
陳智衡。〈廣西宣道會的最後十年(1948-1958)〉。《華神期刊》第13期(2022):頁116-155。
陳世賢。〈Evangelicals Engaging in Practical Theology: Theology that Impacts Church and World〉。《華神期刊》第13期(2022):頁157-170。
Cameron, Helen, and 陳世賢. “Response by Dr. Helen Cameron to Review by Steven K. Chen.” 華神期刊 no.13 (2022): 171-173.
110年 學術期刊
吳國安。〈歷史進入末世:約阿希姆的歷史神學及其「諾斯底性質」的再思〉。《華神期刊》第12期(2021):頁10-39。
劉加恩。〈屬神的聖潔國度:彼得前書二章1至10節中的文本互涉〉。《華神期刊》第12期(2021):頁40-65。
洪子雲。〈從基督教角度反思儒家孝道的現代價值〉。《華神期刊》第12期(2021):頁66-87。
倪步曉。〈宣道東漸:宣道運動的衍生及早期在華傳教身份的實踐(1889-1891)〉。《華神期刊》第12期(2021):頁88-131。
焦如品。〈同一個身子上的不同肢體:整合取向的基督徒輔導和聖經輔導的比較〉。《華神期刊》第12期(2021):頁132-155。
張略。〈神國與終末論:評祝熊祥博士的《末後的事》卷二〉。《華神期刊》第12期(2021):頁157-168。
祝熊祥。〈回應張略博士對卷一的書評:衷心感謝、選要回應〉。《華神期刊》第12期(2021):頁169-185。
109年 學術期刊
曾慶豹。〈帝國主義的「侵略論」-中共史觀下的中國基督教史書寫〉。《華神期刊》第11期(2020):頁10-29。
劉加恩。〈敘述文中的銜接與主題以馬可福音二章1至12節為例〉。《華神期刊》第11期(2020):頁30-52。
黃正人。〈以賽亞書十四章4b至20節與以賽亞書整體的關聯性〉。《華神期刊》第11期(2020):頁53-77。
曾祖漢。〈從典故來看約瑟敘事對以斯帖記之倫理與神學的影響〉。《華神期刊》第11期(2020):頁78-101。
龔立人。〈倡導復和計劃:對香港反逃犯引渡條例的抗爭之神學反思〉。《華神期刊》第11期(2020):頁103-121。
彭怡珍。〈建立門徒與靈命塑造的關係〉。《華神期刊》第11期(2020):頁122-147。
張略。〈啟示文學與終末論:評祝熊祥博士的《末後的事》卷一〉。《華神期刊》第11期(2020):頁149-161。
金振宇。〈The Meaning of Protestant Theology: Luther, Augustine, and the Gospel That Gives us Christ〉。《華神期刊》第11期(2020):頁162-171。
108年 學術期刊
鄧紹光。〈「基督與文化」抑或「耶穌是主」-尤達的觀點〉。《華神期刊》第10期(2019):頁10-43。
金振宇。〈遇上「矛盾」的上帝:路德與加爾文讀亞伯拉罕獻以撒(創廿二1-19)〉。《華神期刊》第10期(2019):頁44-66。
謝大立。〈邁向本土化宣教的旅程:馬偕在北台灣宣教的發展模式〉。《華神期刊》第10期(2019):頁67-94。
許南盛。〈永遠是學習者:文化人類學對宣教與門徒訓練的意義〉。《華神期刊》第10期(2019):頁96-113。
陳世賢、李傳恩、蔡珍莉。〈台灣教會師母研究初探:「呼召」、「婚姻滿意程度」、「家庭狀況正向程度」與「快樂程度」之關聯〉。《華神期刊》第10期(2019):頁114-140。
劉加恩。〈Thomas and the Gospels: The Case for Thomas’s Familiarity with the Synoptics〉。《華神期刊》第10期(2019):頁142-147。
張聖佳。〈托馬斯.奧登的「古代正統主義」對神學教育的意義〉。《華神期刊》第10期(2019):頁149-176。
余惠娥。〈兒童、跨代、家庭:兩文三語教會建造門徒的策略〉。《華神期刊》第10期(2019):頁177-211。
0
出版書籍
113年出版書籍
1 | 張心瑋。《聖經希伯來文文法:從入門到熟練》。新北市:中華福音神學院出版社,2024。 |
2 | 張心瑋。《聖經希伯來文文法(練習本):從入門到熟練》。新北市:中華福音神學院出版社,2024。 |
3 | 田內特 (Timothy C. Tennent)。《普世宣教一起來:廿一世紀的三一宣教學》。顧華德譯。新北市:中華福音神學院出版社,2024。 |
4 | 劉加恩。《獨特與合一:大公書信神學》。新北市:中華福音神學院出版社,2024。 |
112年出版書籍
1 | 奎德克 (Fred B. Craddock)。《如一個沒有權威的人:提昇聽眾參與的歸納式講道法》。新北市:中華福音神學院出版社,2023。 |
2 | 郝渥德(David M. Howard)。《舊約歷史書導論》。二版。胡加恩譯。新北市:中華福音神學院出版社,2023。 |
3 | 吉布森(Scott M. Gibson)。《特別聚會講道指南》。詹婷婷譯。新北市:中華福音神學院出版社,2023。 |
4 | 克拉夫特(Charles H. Kraft)。《文化中的基督教:跨文化觀點下的聖經神學研究》。鄭惟恩譯。新北市:中華福音神學院出版社,2023。 |
5 | 張宰金。《信仰與教牧諮商 : 結合理論基礎與豐富實務的諮商輔導專書》。新北市:中華福音神學院出版社,2023。 |
6 | 劉幸枝。《講道Info:講道進階手冊》。新北市:中華福音神學院出版社,2023。 |
7 | VanGemeren, Willem A.編。《新國際舊約神學與釋義辭典》。蔡昇達、鄔霈霖、楊麗香、張洵宜、莊嘉慶、郭士恩、林秀娟、李秀玉譯。新北市:中華福音神學院出版社,2023。 |
111年 出版書籍
1 | 波洛克 (David C. Pollock)、雷肯(Ruth E. Van Reken)、波洛克(Michael V. Pollock)。《第三文化小孩:在世界之間成長的經歷》邱慕迪譯。新北市:中華福音神學院出版社,2022。 |
2 | 亞當斯 (Samuel V. Adams)。《神的實存與歷史方法 : 與賴特批判性對話時的一項神學史考察》。黃懿翎、謝仁壽譯。新北市:中華福音神學院出版社,2022。 |
3 | 勞瑞 (Eugene L. Lowry)。《講道的情節:講章為敘事的藝術形式》。增訂版。邱昭文譯。新北市:中華福音神學院出版社,2022。 |
4 | 劉幸枝。《講道Info:講道簡明手冊》。新北市:中華福音神學院出版社,2022。 |
5 | 赫伯特(Paul G. Hiebert)、赫伯特(Frances F. Hiebert) 編著。《宣教案例研究:當宣教遇上信仰與文化衝突時的抉擇》。黃建曄譯。新北市:中華福音神學院出版社,2022。 |
6 | 蔡麗貞。《尼大人出巡:女院長與波斯省長對話》。新北市:中華福音神學院出版社,2022。 |
7 | Silva, Moises編。《新國際新約神學與釋義辭典》,5冊。沈紡緞、邱昭文、陳家勳、鄔霈霖譯。新北市:中華福音神學院出版社,2022。 |
110年 出版書籍
1 | 米胥克 (Werner Mischke)。《世界等待的福音:在多元文化世界中發揮宣教影響力》,鄭素芳譯。新北市:中華福音神學院出版社,2021。 |
2 | 亞當斯 (Jay Edward Adams)。《勝任輔導 :「聖靈的勸戒」實踐本》。 修訂版。周文章、薛豐旻、鄭超睿譯。新北市:中華福音神學院出版社,2021。 |
3 | 莫羅 (A. Scott Moreau)。《扎根本土的宣教:宣教處境化的實踐模式》。張洵宜譯。新北市:中華福音神學院出版社,2021。 |
4 | 許宏度。《新約神學輕鬆讀》。新北市:中華福音神學院出版社,2021。 |
5 | 陳濟民。《輕易坦蕩事奉主》。新北市:中華福音神學院出版社,2021。 |
6 | 蘇努克建 (Donald R. Sunukjian)。《輕鬆自在學講道:從預備講章到宣講,有效觸動當代聽眾心靈》。謝瑞龍譯。新北市:中華福音神學院出版社,2021。 |
109年 出版書籍
1 | 吳獻章。《你可以靠近我一點了:瑪拉基書註釋 》。新北市:中華福音神學院出版社,2020。 |
2 | 林道亮。《教牧學概論:林道亮博士紀念文集》。二版。新北市:中華福音神學院出版社,2020。 |
3 | 赫伯特 (Paul G. Hiebert) 。《文化人類學》。王之瑋譯。新北市:中華福音神學院出版社,2020。 |
4 | 穆勒 (Roland Muller)。《打開閉鎖的福音之門:從共同先祖世界觀認識榮耀與羞辱的文化》。陳美智譯。新北市:中華福音神學院出版社,2020。 |
5 | 蕭(Ian J. Shaw)、康寧漢(Scott Cunningham)、奧特(Bernhard Ott)編。《博士課程最佳實踐指南》。趙士瑜譯。新北市:中華福音神學院出版社,2020。 |
6 | 羅賓森 (Haddon W. Robinson)。《合乎聖經的講道:釋經講道信息的發展與表達》。黃懿翎譯。新北市:中華福音神學院出版社,2020。 |
108年出版書籍
1 | 史蒂芬 (Tom A. Steffen)、道格拉斯 (Lois McKinney Douglas)。《跨出舒適圈大挑戰: 宣教士的生活與工作》。張洵宜譯。新北市:中華福音神學院出版社,2019。 |
2 | 史蒂芬 (Tom A. Steffen)。《宣教視野2.0 : 以世界觀為基礎的聖經口述運動》。謝仁壽譯。新北市:中華福音神學院出版社,2019。 |
3 | 史蒂芬 (Tom A. Steffen)。《故事,祢我他:跨文化敘事的宣教》。盧沐恩譯。新北市:中華福音神學院出版社,2019。 |
4 | 史蒂芬 (Tom A. Steffen)。《預見失業的宣教士:交棒的植堂模式》。黃懿翎譯。新北市:中華福音神學院出版社,2019。 |
5 | 吳仲誠。《希伯來智慧透析:認識智慧,應用智慧》。 黃懿翎譯。新北市:中華福音神學院出版社,2019。 |
6 | 周功和。《基督教科學觀:從新加爾文主義看科學【增訂版】》。新北市:中華福音神學院出版社,2019。 |
7 | 杰沐恩 (Jay W. Moon)。《跨文化門徒訓練: 全方位靈命塑造》。申美倫、陳潔寧譯。新北市:中華福音神學院出版社,2019。 |
8 | 邱顯正。《羞辱到榮耀:世界觀與客家福音的再思》。鄭毓淇譯。新北市:中華福音神學院出版社,2019。 |
9 | 赫伯特 (Paul G. Hiebert) 。《宣教士的必修課:知彼知己的人類學知識》。林秀娟譯。新北市:中華福音神學院出版社,2019。 |
10 | 潘石夫 (Seth D. Postell)、艾坦 (Eitan Bar)、卓香柏 (Erez Soref)。《讀摩西見耶穌:律法的終極目標是耶穌》。愛臨譯。新北市:中華福音神學院出版社,2019。 |
11 | 瓊斯 (Mark Jones)。《認識基督的27堂必修課》。高阿丹譯。新北市:中華福音神學院出版社,2019。 |
0
更新日期:114年2月17日 資料提供:企劃中心、教務處、圖書館 頁面維護:圖書館
中華福音神學研究學院 「校務及財務公開專區」 聯絡:(03)2737477轉分機1511高秘書 電郵:zone@ces.org.tw 「大專校院校務及財務資訊公開內容架構表」